互联网金融专业特色与优势

专业特色


(一)专业特色描述
     1、响应金融形势、政策和人才缺口
       本专业是为适应互联网和金融逐渐融合,且互联网终端和金融产品普及化的新趋势而量身打造。在互联网终端普及和金融产品客户定制化的当下,社会急需更加可靠的金融产品设计与推广,企业也迫切需要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融资方式。另外,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,资本市场去冗余的速度提高,人民币国际化(同时国际去美元化)的趋势增强;这些因素都将催生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的就业岗位,关于互联网人才的缺口将更加显著。
     2、跨学科的新兴专业。
       仰赖于从信息技术向大数据技术的转变、AI技术的加速运用和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化,金融产品的信任风险和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将极大降低、支付和结算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,而金融领域的自动化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高。可以说,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将进入全新阶段。本专业培养的正是这样适应经济形势、精通金融知识、又能运用于互联网生态的复合型人才。
     3、重视试验、实训课程
       学院为金融相关专业投入超过200万人民币,建立了拥有100台设备的四个经济、金融证券相关的实验室。同时加大了对相关课程教师的培养力度,力求达到教学与实操相辅相成的效果;让本专业学生同时成为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最先进运用技能的人才。
     4、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机遇
       以国际化应用型大学为目标,学院从各个方面做出了努力。一方面大规模引进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,另一方面加大双语课建设力度。力求让学生能够拥有国际视野和经历。本专业学生拥有海外教育学分互换的机会,将进一步打开他们的国际视野。
(二)建设成效和水平
       本专业自2017年开始筹备至2019年开始招生,新聘了6名金融类相关教师,在对她们加大督培力度的同时,建设了较为完整的教学团队和相关教研室;同时,以本学院经济学、投资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教师为补充。同时,学院完成了四个经济、金融实验室,并已经投入实训课使用。另外,学院与8家企业和机构完成了校外实习基地的联合建设,且企业来自不同产业和领域,类型多样,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,其容纳学生研究、实训、顶岗的人数上限超过了100人;同时,与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完成签约,预计其拥有的潜在容纳人数将超过一百个。